作者| 張中維 藥師
嘴破是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,雖然這類潰瘍通常不具傳染性,但因疼痛明顯、反覆發作,常會導致患者出現進食困難、說話不便,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
除了壓力大、口腔咬傷或酸辣食物等外在刺激,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嘴破的發生也可能與體內某些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缺乏有關。那麼,嘴破時該補充哪些營養素?哪些維他命嘴破修復特別有幫助呢?
缺乏哪些維他命可能導致嘴破?
反覆嘴破除了外在刺激如壓力、咬傷或酸辣食物等誘發因素外,體內營養素的缺乏亦是不可忽視的誘因。研究指出,以下幾種維生素與礦物質與嘴破的發生密切相關:
- 維他命B12與葉酸(Folic Acid):參與紅血球生成與黏膜細胞修復。研究顯示,嘴破患者的飲食中這兩者攝取量常有偏低問題。
- 維他命C(Vitamin C):有助膠原蛋白形成與傷口癒合,並可降低感染與發炎風險。
- 維他命D(Vitamin D):可調節免疫系統並具抗發炎作用,缺乏時可能導致潰瘍更易反覆發作且癒合延遲。
- 鐵(Iron):與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有關,缺鐵會降低黏膜的再生與修復效率,使潰瘍更容易出現。
- 鋅(Zinc):參與細胞複製與抗發炎反應,是維持黏膜完整性的重要微量元素。
上述這些營養素的不足,會削弱口腔黏膜的防禦與修復機制,增加潰瘍發生率與延長癒合時間。因此,若嘴破反覆發作,建議適時補充不足的營養素,幫助從源頭改善體質。
營養素 | 建議攝取量(男性) | 建議攝取量(女性) |
---|---|---|
維他命B12 | 2.4 μg | 2.4 μg |
葉酸 | 400 μg | 400 μg |
維他命C | 100 mg | 100 mg |
維他命D | 10 μg(=400 IU) | 10 μg(=400 IU) |
鐵 | 10 mg | 15 mg |
鋅 | 15 mg | 12 mg |
嘴破應該補充哪些營養素?

當嘴破頻繁發作或癒合緩慢時,除了排除疾病因素與改善生活習慣,適當補充營養素是重要的輔助對策。不僅可加快傷口癒合,還能從營養面維護口腔黏膜的健康結構。
維他命B群、維他命C、維他命D、鋅與鐵,是修復口腔潰瘍最常被建議補充的關鍵因子。
維他命B群中的B1、B2、B6與B12,能促進能量代謝與神經傳導,有助於提升身體整體修復力與抗壓能力。葉酸(B9)則能支持細胞再生,有利於黏膜癒合。維他命C在膠原蛋白合成中扮演核心角色,是修補組織、抑制發炎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。
維他命D除有助骨骼與鈣質代謝外,也被證實能調節免疫、減少發炎反應,是預防嘴破再發的潛力營養素。鋅與鐵則支持細胞增殖與氧氣輸送,對於促進潰瘍癒合也有積極作用。
日常飲食中可多攝取富含這些營養素的天然食材,例如深綠色蔬菜、堅果、紅肉、豆類與全穀類等。若飲食攝取不足,或有吸收障礙者,也可透過營養補充劑輔助,並建議諮詢醫師、營養師或藥師,根據個人狀況做出最合適的補充策略。
維他命B12可以加速嘴破癒合嗎?
維他命B12與紅血球生成、細胞修復及神經功能密切相關。近年多項研究已明確指出,維他命B12的缺乏與復發性嘴破(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)之間具有顯著關聯性。
一項刊登於《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& Medicine》的研究顯示,患有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的患者,日常飲食中維他命B12攝取量明顯低於健康對照組。研究團隊透過口服補充維他命B12進行介入,結果發現患者的潰瘍數量、疼痛程度與癒合時間皆有顯著改善,顯示維他命B12的補充對症狀控制具有正面效果。
此外,另一篇針對復發性嘴破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也發現,連續補充維他命B12 5個月後,不僅降低了潰瘍發作頻率,更有高比例患者在治療後完全不再復發。 因此,對於經常嘴破且有B12缺乏風險族群(如:素食者、長期服用制酸劑者、胃腸道吸收功能不良者),建議可以進行血液B12濃度檢測,必要時透過額外保健品進行補充,將有助於減輕症狀並預防嘴破復發。
除了維他命B12,B群對嘴破有幫助嗎?
除了維他命B12之外,維他命B群整體對於維持口腔黏膜的健康、促進傷口修復以及調節免疫功能都有關聯。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無法在體內儲存,若攝取不足,會隨著時間經由代謝與排泄逐漸耗損,進而導致缺乏,增加口腔潰瘍發生的風險。
維他命B群中,B1有助於神經傳導與抗氧化功能;B2與B6則參與蛋白質代謝與免疫反應;而B12則是維持神經健康與紅血球生成相關的營養素。這些維生素的協同作用,有助於提升黏膜修復速度、降低局部發炎反應,進而緩解嘴破不適。
補充綜合B群可減少復發性嘴破的發作頻率,特別是對於壓力大、作息不穩、營養不均衡或處於康復期的族群,效果更為顯著。相較於單一補充特定B群成分,選擇複合型B群補充劑更能全面提供協同作用。
維他命C可以幫助嘴破癒合嗎?
維他命C在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、促進組織修復,並具有抗氧化與免疫調節功能。對於口腔潰瘍的癒合與黏膜防保護力維持,都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。
雖然目前針對維他命C直接治療嘴破的臨床研究仍有限,但從其生理功能來看,適量補充維他命C有助於提升口腔黏膜的自我修復能力、縮短癒合時間,並降低局部感染風險。特別是在潰瘍初期發炎反應活躍的階段,維他命C的抗氧化作用可減少自由基損傷,幫助黏膜穩定與癒合。
吸菸族、壓力大、經常熬夜或免疫力較低的人群,對於維他命C需求量較高,若攝取不足,更容易導致組織修復延緩、潰瘍反覆發作。這些族群特別需要留意維他命C的日常補充,除了可透過新鮮蔬果(如:奇異果、芭樂、甜椒、柑橘類)攝取外,必要時也可考慮使用補充劑。
補充鋅可以幫助嘴破癒合嗎?
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,參與多項重要的生理機能,包括免疫調節、細胞增生與修復,以及抗發炎反應等,對於維持皮膚與口腔黏膜的健康具有關鍵作用。近年來研究與臨床觀察顯示,缺鋅可能與復發性嘴破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。
在黏膜修復過程中,鋅參與細胞分裂與上皮再生,有助於加速潰瘍癒合並降低感染風險。若體內鋅含量不足,可能導致傷口癒合緩慢、潰瘍持續不癒,甚至增加復發機率。
然而,並非所有嘴破患者都適合自行補充鋅。過量補鋅可能引發其他營養不平衡,如抑制銅的吸收,或出現腸胃不適等副作用。因此,對於經常出現嘴破的族群,建議先透過抽血檢查評估體內鋅的濃度,並由醫師或營養師根據個人情況,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補充,才能達到安全又有效的保健效果。
維他命D對嘴破有幫助嗎?
維他命D不僅僅與鈣質代謝與骨骼健康有關,也參與免疫系統的調節與抗發炎反應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維他命D缺乏與復發性嘴破之間可能存在潛在關聯。
多項觀察性研究發現,復發性口瘡患者的血中維他命D濃度普遍低於健康族群,而在進行維他命D補充後,潰瘍癒合速度加快,疼痛與發炎症狀也有明顯改善。
此外,維他命D可促進上皮細胞的分化與再生,有助於強化黏膜屏障、提升局部防禦力,降低細菌入侵與二次感染的風險。對於免疫功能較弱、長期缺乏日曬,或飲食中維他命D攝取不足的人而言,若經常出現嘴破情形,應特別留意是否與體內維他命D濃度不足有關。
除了飲食之外,這些生活習慣也很重要!

改善嘴破體質不僅僅仰賴營養素補充,日常生活中的口腔護理與生活習慣調整,同樣有助於預防與減少嘴破復發。以下幾項生活調整建議,有助於維持口腔健康、降低嘴破發生的機率:
- 保持良好口腔清潔:建議每天刷牙兩次,並使用牙線清潔牙縫,選擇成分溫和、不含SLS(月桂基硫酸鈉)的牙膏,減少對黏膜的刺激。
- 避免刺激性食物:飲食上應避免過燙、過辣、過硬或過酸的食物,以免引發黏膜損傷或刺激潰瘍惡化。
- 規律作息、減少壓力:壓力與熬夜會使免疫力下降,使口腔黏膜修復能力降低。
- 避免口腔外傷:咬嘴唇、咬臉頰或刷牙太用力等行為,均可能造成局部黏膜受傷,增加潰瘍發生風險。
- 調整口腔裝置:若配戴假牙、牙套或牙齒矯正器,應確認產品的貼合度,避免因摩擦或壓迫導致黏膜受損。
若嘴破持續超過兩週未癒合,或同時出現發燒、頸部淋巴腫大、體重減輕、吞嚥困難等系統性症狀,應及早就醫檢查,排除是否為其他潛在疾病所引起,例如病毒感染、自體免疫疾病,甚至早期口腔癌等。
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營養均衡的飲食,能有效強化免疫力、維持口腔黏膜健康,從根本調整體質。長期而言,不僅有助於加速嘴破癒合,更能降低潰瘍反覆發作的風險,讓嘴破不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
參考資料
- Altenburg, A., Abdel-Naser, M. B., Seeber, H., Abdallah, M., Zouboulis, C. C., & Sander, C. A. (2008). Practical aspects of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.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, 22(9), 1019–1026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j.1468-3083.2008.02787.x
- Femiano, F., Gombos, F., Scully, C., De Luca, M., & Lanza, A. (2008).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unresponsive to topical therapy: Association with vitamin B1, B2, and B6 deficiency. Minerva Stomatologica, 57(9), 429–432.
- Lalla, R. V., & Epstein, J. B. (2010). Canker sores (aphthous ulcers): What is the cause, and what is the treatment?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, 182(8), 803–804. https://doi.org/10.1503/cmaj.090801
- Natah, S. S., Konttinen, Y. T., Enattah, N. S., Ashammakhi, N., & Hayrinen-Immonen, R. (2004).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 today: A review of the growing knowledge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, 33(3), 221–234. https://doi.org/10.1006/ijom.2003.0474